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
决明1. 理性的崛起
-
苏格拉底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
-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后来他成了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乃至东欧、北非、中亚。
-
后来罗马帝国取代了亚历山大帝国,但是他们同样试行包容政策,这样希腊哲学得到了流传。文化的多元性促使欧洲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这点秦始皇做的恰好相反。
-
保罗是身在罗马的犹太人,他从犹太教转投基督教,帮助基督教进行传教,但是他宽容的传教行为遭到了原基督教的抵制,
-
哲学早期是为基督教做宣传的,但是本质上是相悖的,哲学要求怀疑,宗教要求信仰。
-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不是问题。” “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两句话都是有适用范围的,后者可以阐述阶级上层对低层的处理方式。
-
基督教传播越来越广,威胁到了罗马的统治,也遭到了罗马法律的制裁。原因就是当时基督教的教义讲究,单一信仰,反暴力,人人平等。
-
君士坦丁当上了罗马皇帝,发布了《米兰赦令》,鼓励了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也成了罗马的国教。
-
哲学家们成了基督教所称的“异教徒”中的一员。基督教徒们毁掉了大量和教义不符的书籍,希腊哲学几乎失传。
-
“穆斯林”阿拉伯人崛起了,他们占领了亚历山大,在烧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藏书和《古兰经》中的一致,那没有留下的必要,如果不一致,更不应该留下 。 不过这句话有可能是误传。
可见伊斯兰教也是唯我独尊的神教,但是阿拉伯人对异教文化是宽容的。 -
希腊哲学随着阿拉伯军队的脚步来到西班牙。希腊哲学的传播形成了有趣的“闭环”。哲学家先是被驱逐到了叙利亚(拉丁文->叙利亚文),然后百年翻译运动(叙利亚文->阿拉伯文),到了西班牙(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有的学者比较感兴趣(西班牙文->拉丁文)。
-
在哲学和神学的斗争中,哲学不过是神学的婢女,不过好歹是流传下来了。哲学的传承浸满了鲜血,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
-
亡国灭种固然可怕,但是最可怕的是文明被毁掉。纸张书本被销毁,用暴力消灭言论。
-
海涅说,亚历山大图书馆焚烧书卷只是一个前奏,他们烧书的地方,最终也会烧人。
——宗教裁判所是中世纪欧洲最恐怖的执法者。 -
垄断了对权威的解释,就等于垄断了一切。早期的教会就是这么干的,他们把圣经束之高阁,通过神父对圣经进行解说。《动物庄园》里说:
猪庄严的宣布:在这个庄园里,每一只动物都应该平等的遵守法律。但是动物们却发现:法律只有猪看得懂,有解释权。
-
教皇和路德的大战,使得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新教,此前东罗马就成立东正教。这就是今天基督教的三大教派。
-
加尔文采用了保罗的方式把新教传播到其他民族,他成为了新教的教皇。加尔文是一个典型的革命者,他勤奋,博学,虔诚,意志坚定。但是也有革命者惯有的缺点——不容异己。加尔文同样采用火刑的方式审判异端。新教用哲学打败了天主教之后,用新的霸权代替了旧霸权。
-
哲学著作中并没有什么独有的精妙的哲理,如果有的话,这样一个对人类非常好的东西不可能不流传开来。如果我们为了拥有一个对自己有好处的人生观的话没必要研究哲学,直接从世俗上的人生观选一个拿来用好了。之所以我们还要亲自研究,是因为我们怀疑,我们被苏格拉底附体了,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
-
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经常被误读,有些人解读成”我存在是因为我思考“。其实”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是推理演绎的关系。正是因为我在思考这件事是确定的,所以”我“也是确定存在的。
-
现在课本里讲的”形而上学“是个贬义词,值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式看问题。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是形而上学中文翻译的由来,西方哲学讲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可以简单理解成用理性的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的“大道理”。
-
斯宾诺莎集成了笛卡尔的道路,他使用欧式几何模型来创建哲学体系,以公理为基础,推理演绎整个哲学体系。他认为,有一种东西是绝对存在的,不依赖别的物体的,这个东西就是“上帝”。但是上帝不是指宗教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处不在的实体。万物皆为上帝,都是上帝的一部分。
-
演绎推理有巨大的缺陷,就是它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知识。因为推理是等价的,推理得出的内容其实都包含在前提条件里了。科学家们认为要想获取新知,探索自然界,归纳法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数学是通往真理的桥梁,而不是真理本身。 数学派的哲学家们不过是创造了衡量世界的尺子,他们却把尺子当成世界的真像。 -
哲学界产生了数学派和科学派争雄的局面。笛卡尔、斯宾诺莎代表的数学派被称为“理性主义”,洛克代表的科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
理论名称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代表人物 数学派哲学家 科学派哲学家 研究方法 演绎法 归纳法 优点 严谨 产生新的知识 缺点 不产生新的知识,公设未必可靠 结论不能保证绝对正确,永远有出错的可能 -
牛顿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太大,大大缩小了神学的地盘,同样波及到了哲学(当时哲学还是在神学课上教授的)。很多当时难以解释的事情可以都通过物理定律解释了。既然世间万物遵循这个规律,那人的意识是不是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呢?用物理方法解释人的意识世界,这种观点称作“机械论”,也可以叫“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论的弱点:机械论不能完全证明意志完全由物质决定,比如当一个人死掉时候,我们会认为他的意识消失了,但是无法证明意识消失;机械论说,物质不依赖意识存在,那人没有意识的时候,无法证明物质是存在的。 -
从机械论很容易推到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因为人是世界中平平无奇的一部分,意识随时消失,无永存希望,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更可怕的推导是决定论:既然人的意识完全由物质决定,肯定服从严格物理定律。那世界如何发展,早就是自然定律决定好的。 -
休谟挑战了机械论和决定论,乃至整个科学体系。他认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有根本缺陷,他打算自己归纳可信的知识,有两种,一个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学。另一种是自己感受到的经验。
这里要着重说,感受经验不包含因果律,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他认为归纳法和因果律是循环论证,可是牛顿等人的知识就是基于归纳法得出的呀,这样一来科学的基础岌岌可危。 -
康德成了一统哲学江山的救世主,他认为,所有的只是都是要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会被人类认知(当然这种加工方式不是随意的,是先天认知形式)。就好比我们人类是一台计算机,只懂二进制,任何命令电脑通过 BIOS 处理才能理解。电脑永远不会知道人类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电脑跟人类世界也不是分离的。
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无法认知的,我们只要安于在认识的世界里生活就好了。
但是这套理论也有矛盾,康德说物自体是产生表型的原因,他又说因果律存在于先天认识形式当中,不在物自体的世界中。那物自体的世界中没有因果律啊。
再一个,既然物自体的存在是不可知的,那康德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
聊一聊唯心主义,课本中的唯心主义别讲的和神经病差不多,说心灵决定物质,先有心灵后有物质。这么说是不公平的,康德和其他唯心主义哲学家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很强的学说,但是没必要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胜利。
-
黑格尔反对康德的观点,也反对之前所有哲学家的观点。他认为之前的哲学研究是为了去寻找一个名字叫做“真理”的固定的东西,用固定的认识方法寻找所认为的固定的真理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他提出了辩证法,辩证法是说矛盾的双方虽然差异、冲突,但是可以共存,结果是形成了“合题”,产生了升华。这种变化是有方向的,变化的最终形态是“最终精神”。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达到最终状态后,我们才能认识绝对精神。所以绝对精神是决定论的,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观,不过马克思认为的历史通向的是共产主义。
虽然黑格尔不认可先前哲学家们的观点,但是他认为之前的哲学家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巅峰,他预言他是哲学的终结,但是可惜他的预言是错的。 -
聊一聊辩证法,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说这种现象不好,有人非得说这件事也得有好的一面。这个是对辩证法的误读,这个叫做诡辩。
辩证法说,所有的正题都有反题,我们看一个现象的时候,孤立的去看正题层次比较低。如果找到对应的反题,正反结合,分析他们的对立统一,找到他们的合题,这样看待事物的层次就高一个级别了。
举个例子,正题是享乐很好,很舒服。但是他的反题是痛苦和空虚。所以不存在不带来痛苦的享乐,形成的合题就是我们追求的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不是纵欲,而是内心平静。
2. 理性的陨落
-
叔本华很欣赏康德并且反对黑格尔的观点,但是他出版的书在他早年基本无人问津,直到 65 岁的时候他才出了名。他引用诗人彼得拉克的话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的部分观点,但是也有很多差别。比如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很容易让别人认为是有很多个,每个东西都有本身的“物自体”。叔本华认为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叫做“生命意志”。
这个生命意志,是永不停歇的,驱使万物去运动发展。是非理性的,盲目的。理性在生命意志面前作用很小,只是实现意志的工具。
乍一看,好像康德和叔本华的说法差不多,其实不然。康德说的世界的基础是井井有条的理性,虽然我们无法真正认识它,但也不影响我们生活;叔本华理论是说“自由意志”是无法控制的,大大影响了世间万物。因此,康德对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叔本华则是悲观的。 -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重要推论是悲观主义。他认为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源泉,因为人的欲望无法被永远满足,及时在片刻的满足之中也会让人感到空虚、无聊。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生命意志带来的痛苦呢?叔本华说要增强自己克制欲望的意志力,用理性压制欲望,去做不想做的事。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欣赏艺术,因为艺术是感性的,非理性的,而感性的非理性的方式正是人类认识“物自体”的方式。 -
悲观主义不能当成对这个世界的合理解释,但是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的世界观对大部分人来说没问题,解决办法也没问题。还能给人带来安慰,因为生命意志的存在,所以对这个世界期待感降低了,压力自然就小了。
悲观主义还可以让自己意识到世界上的其他人和自己一样注定痛苦,当自己嫉妒憎恨的人也摆脱不了悲观世界的时候,心理也许会好受点。 -
叔本华的学说暗示了巨大的理性没落的危机,因为理性在生命意志面前能力很小,既不能揭露世界的本质,也难以对抗本能的欲望。
可是之前的哲学家们都是坚持理性的呀,理性是知识最好的载体。而且没有理性,人也就不能控制自己,人的自由意志就没了。 -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他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改造成了“权力意志”。尼采认为人是分两种的,强者体现权力意志。虽然可以同情弱者,但是不能以此为理由压榨强者,拖强者后腿。
弱者的道德叫奴隶道德,强者的道德叫贵族道德。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强者的道德鼓励人们自己创造。尼采提出的解决办法不是像叔本华一样逃避,而是去承认痛苦,迎战痛苦。这是一种精英主义。
任何学说都是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而成的,尼采的学说也是这样,他处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多数暴政”的危险被他看到,他推崇强者,反对人人平等。 -
我们经常产生误解,比如认为叔本华是悲天悯人的老头,认为尼采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其实不是,生活中的叔本华暴躁刻薄,尼采在生活中是一个温和的智者。有一个笑话说是:
历史上有个人叫尼采,他认为自己是太阳,然后他疯了。
很多人认为,唯心主义是神经病,怀疑主义是神经病,尼采是精神病,哲学家全是神经病。书店里那些看不懂标题的书籍,全都是骗人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因为只有这种简单可爱的世界才符合他们简单可爱的头脑。
-
叔本华和尼采都不喜欢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同样不喜欢黑格尔。他认为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说每个人都必然屈从于历史进程,失去了个人的自由。克尔凯郭尔揭示了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的矛盾: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种真理,这种真理将指导人们的一切行为。那如果真的有这种真理的话,是不是人就失去了自由了呢?
他还反对用理性研究宗教,因为理性和信仰是对立的,必须要抛弃理性才能信仰。 -
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都从不同角度动摇了形而上学,既然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有矛盾,那还是别搞形而上学了吧。
反驳这种想法的是科学,科学是纯理性的,科学的奇迹就是理性的奇迹。哲学使用的正是理性工具。科学大大削弱了宗教,科学的另一个影响是机械论和决定论重新抬头,针对这个问题,唯物主义出现了升级版——辩证唯物主义。 -
历史上有两次撼动人类最根本价值观的环球航行,一个是麦哲伦的航行,他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还有一个是英国“小猎犬”号的航行,因为船上有一个叫做达尔文的博物学者。在这次航行结束二十多年后,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
-
进化论有四条关键信息:
- 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 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变异。
- 整个生物种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新生物数量大于自然资源供养数量。所以每一代新生物大部分都会死掉。
- 生物的后天变化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基因。
-
关于进化论的常见误解以及解释。
- 进化论就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
解释:进化论是指基因中合适环境的部分被保留,不合适的被淘汰,中间没有高低之分。如果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那现在世界中不应该有细菌,昆虫。有一个常见的问题说“为什么现在猿类不再变成人了”,其实这种想法就是错的,身处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猿类和人类,都是环境的幸存者罢了。至于猿类要进化成什么样,那取决于它受到什么样的生存压力。 - 生物的后天理论可以改变基因。
解释:这种观点叫做”拉马克主义“,所谓的用进废退。但是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是适合的基因生存了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了。拉马克主义现在有一些新的理论,目前正在发展中。 - 为什么生物不进化出机关枪?眼睛这么复杂可以靠基因突变进化出来吗?
解释:因为机关枪相关零件对生物延续没有溢出,及时有的进化出来,那也被淘汰了;眼睛并不会一下子产生的,每一个微小的布局在进化中都有一定作用。 - 孔雀尾巴没用啊,为什么公孔雀都是长尾巴?
解释:进化中生存选择之外,还有生殖选择。在合理的生存压力条件下,尾巴尽可能张长有利于交配。 - 进化论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说。
解释: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进化论是目前最简洁合理,佐证最多,反正最少的假说。化石和人工培育都证实了进化论的可信度。 - 把进化论推广到社会学领域。
解释:达尔文社会主义最典型的就是纳粹种族主义。这种理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我们为什么这样“和”我们应该怎样“等同起来。因为进化论只是规律,没人能证明进化论是道德的,高尚的,不可干涉的。而恰恰现代人正在干涉进化,比如转基因。
- 进化论就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
-
进化论对哲学的影响:第一是打击了基督教的权威,因为基督教说神创造万物。但是基督教教派很多,也有许多承认进化论的教派,不过他们都把上帝放在了最初始的位置。
第二就是消除了人的神圣性。在进化过程中,人不高贵也不神圣。基督教认为人有高贵地位所以才有灵魂。
第三就是解释了过去的神圣,神秘的人类天性。人为什么喜欢用艺术描绘人体,因为美的根源是生存和生殖。 -
科学与理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依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矛盾。高斯和罗巴切夫斯基等人发现了欧里几何的第五公设即使被修改,还是能与前四个公社相容。尤其形成了新的体系叫做非欧几何学。
虽然非欧几何一开始不被人们接受,但是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用非欧几何这个数学工具来证明可以完美表达。
在此之前,人们通常认为欧里几何是先验的,但是非欧几何证明欧里几何只是我们对于世界众多描述方式中易用的一种罢了。现在看来。当年的理性主义者,形而上学家们追求的绝对真理,先验理性倒不一定是绝对的。 -
量子力学证明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制的,只要量子力学不被推翻,这种限制就无法突破。科学证明了理性的局限,不过也佐证了哲学家的结论,比如休谟,康德等人。
量子力学打败了机械论和决定论,在我们认知的范围内,量子的运动不可预测。及时有因果律的存在。那也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所以也就没有了意义。 -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学说是逻辑实证主义,他们想建立一套严谨的逻辑语言,用这套逻辑去研究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得出的新结论必须能有实实在在的证明。
可是他们实际上失败了,他们认为之前哲学家们争论的问题没有意义,没有答案,应为人们没法靠实证在解决这些问题。
维特根斯坦发现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他揭示了理性思维和现实的矛盾,理性根本无法负担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逻辑实证主义被创造它的人毁灭了。 -
实用主义是和逻辑实证主义同一个时期的学说,他注重的是科学的实用性。实用主义者从进化论中找到灵感,认为真理的价值就和工具的价值一样,我们评价一个工具要看他好不好用,而不是它本身,真理也是一样,评价思想本身是没意义的。
实用主义不是乱用主义,不代表只要观点对我们有用就没有原则的全盘接受。我们希望严格的按照逻辑,理性思辨去寻找答案。就算得到一个让人绝望的结论,我们也坦然接受。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上说:“凡研究人生的切要问题,从根本上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胡适所持的,也是实用主义的哲学观。 -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符合客观经验的是正确的的科学理论,不符合的就是错误的,这种科学观叫做“实证主义”。
波普尔提出了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证伪。
证伪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很标准的把巫术,迷信和科学区分开来。大部分宗教理论是不可证伪的。证伪主义还干掉了一些哲学命题,比如决定论。证伪主义对社会哲学的影响是“无罪推定”原则。证伪主义在政治观上反对历史主义,因为历史主义无法证伪,证伪主义的政治观不关心谁制定的政策,因为不管是谁制定的政策都不会成为绝对真理,重要的是可以随时纠错,这是现代民主的核心精神。
证伪主义反对绝对为真的命题,因为绝对为真的命题不可证伪,那演绎推理的基本就被动摇了,形而上学为了找到绝对真理,而证伪主义认为绝对真理毫无意义,不值一提。这其实和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类似。
用证伪主义分析前面的哲学理论就会发现他们全都是不可证伪的。形而上学又被波普尔踢了一脚。 -
相对论为什么能代替牛顿力学?是因为实用主义,因为反对旧理论的证据越来越多,支持旧理论的科学家不断地给那些证据找理由,直到找出的理由堆积在一起比新理论还复杂,这样科学理论就被改写了。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
科学研究的最基础问题是一切自然科学都要遵守一个前提:全宇宙一定会遵守相同的物理定律。可是我们不能证明世上有普世规律,但是因为人类需要,这样的话人类改造自然才方便,所以我们认同了这一前提。 -
科学是独断论的,我们反对独断论,坚持怀疑主义。可是怀疑一切的原则本身不应该被怀疑吗?因为怀疑论者无法怀疑这个原则,所以对那些不可证伪的事物的怀疑,这个行为本身就成了独断论。而这种行为是无法避免的。
科学并非真理,仅仅是实用工具。 -
科学不是衡量一切理论的标准,但是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一个是经验主义原则,一个是实用主义。
那为什么非得坚持这两个原则呢?因为我们选择理论的优劣势看他的实用效果,哪个更实用我们就相信哪个。如果有一个理论认为自己比现有的科学理论更优秀,那就要拿出证据来,这个证据要比已有的科学成果更实用。 -
我们还可以把实用主义带入到哲学研究,比如追问人生的意义。
人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这些负面情绪。按照实用主义观点,只要我们找到一个人生意义,并相信她,就可以消灭负面情绪,而找到的这个就是人生的意义。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易于接受,成本很小,又给人带来好处的思想,指导我们发现人生的意义。如果有,它一定会传播开,我们也不会为人生意义烦恼了。
最好的结论是:老百姓平时应对精神困境的办法就是最优解。 -
我们觉得普罗大众的回答太低端,心理学的说法是为了让我们更开心,所以我们都不信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描述。所以实用主义回答的哲学答案,我们不能接受。
在理性的领域里研究形而上学没有答案。形而上学走不通,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事实上,所有形而上学的学说都会陷入无法证明自己的困境。
既然形而上学走不通,人生意义得不出没有答案,那最简单的推论是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人生没有了意义,相信了绝对的虚无主义,人只能走向精神崩溃。
所以顶级艺术家通常都很苦闷,这些最聪明的人追求到最后发现终结问题没有答案,这是一条绝路。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苦闷与挣扎,才有了深深打动我们的作品。 -
萨特提出了“存在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走不通了,先验真理自然也就没有了,因此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意志是自我意识的前提,自我意识就是指的“我存在”中的“我”。 萨特认为你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你不选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是要为选择负责。 -
形而上学下的人生意义就是找到终极真理,或者说在终极真理的指导下生活,形而上学家们都是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但是形而上学不存在之后,这些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萨特就说,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人也好,世界也好,没有任何目的。那这不就是虚无主义吗?为什么虚无主义我们本能的反对呢?
因为人是靠理性来思考的,而理性思维都需要目的。所以我们本能的反对虚无主义。 -
加缪和萨特都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毫无目的的,和人理性上的目的性冲突,因此就产生了荒谬的感觉。
我们会对世界产生荒谬感,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建立在故事的基础上,有开头,情节,高潮,结尾。可是死亡随时来临,不会按照故事的章法。当现实和我们的印象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荒谬的感觉。
荒谬感人人厌弃,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超越荒谬,得到幸福呢?答案是没有。唯一的办法还是给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虽然是虚假的),哄自己说自己的人生意义就是这样的。 -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愿意相信什么都可以,世界的本质是我的信念,我相信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人生意义”这个问题同样没有固定答案,找到人生意义的最有效办法是面对死亡。如果一个人能顺利回答“为什么不自杀?”这个问题,那么这个答案就是人生的意义。
有的人可能会回答“我不觉得人生有意义,我只是怕死”。怕死意味着要珍惜生命,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也同样尊重别人的生命,尊重生命也意味着要珍惜时间。
什么时候一个人不再问“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时,不一定是知道答案了,而是因为一些原因让他觉得不需要再问了。 当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找到人生的意义了吧。